男子感冒后去小诊所输液,竟意外发展成尿毒症图快心态埋隐患!55岁的贺师傅只是想治个感冒,在小诊所的一次简单输液,却让他陷入了生命危险。血肌酐值超出正常值14倍,从感冒到肾衰竭,再到尿毒症,这戏剧性的转折背后,折射出的是基层医疗领域中“图快”心态带来的潜在风险。
初冬的宁波,寒风呼啸。贺师傅那天早上醒来感觉浑身不适,喉咙火辣辣地疼,头昏脑胀,鼻塞流涕。作为一个靠体力吃饭的中年人,他不想被这点小毛病耽误工作,便直奔家门口的小诊所。这家诊所在街坊邻居中口碑不错,以“见效快”著称。
诊所的大夫看了看贺师傅的症状,开出了一张“猛药”处方。护士麻利地找准血管,扎针、挂瓶,一气呵成。贺师傅躺在输液椅上,看着药水一滴滴流入体内,心想这下应该很快就能好了。没想到这次输液竟成了压垮他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诊所的“高强度治疗”确实显出了威力,感冒症状迅速减轻。然而,这种看似立竿见影的效果背后,却是一场悄然而至的灾难。大剂量的药物在击退病魔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损害着贺师傅的肾脏。这套“一招制敌”的治疗方案完全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承受能力,这种“大炮打蚊子”的用药方式对人体器官造成了严重伤害。
贺师傅还沉浸在症状缓解的喜悦中时,身体开始发出异常警报。排尿频率大幅减少,每次尿量少得可怜。脸浮肿起来,腿也开始不听使唤,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一种莫名的恶心感从胃里往上涌,头重脚轻的感觉让他寸步难行。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贺师傅终于同意去大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