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消息显示,私家车从事网约车营运活动可能面临多重风险。除了涉嫌违法运营外,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还可能拒绝赔偿。
据相关案例,江苏某车主李某曾用自己的私家车从事网约车服务。在一次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他的车辆受损严重,维修费用高达3.5万元。事故发生后,李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然而,在定损过程中,保险公司发现该车曾被用于网约车运营。由于车辆的实际使用性质已从家庭自用变为营运性质,导致风险程度增加,保险公司依据合同条款拒绝了理赔请求。
进一步调查发现,李某为这辆新能源汽车投保时,明确申报车辆用途为家庭自用。尽管事故发生时并未处于运营状态,但根据网约车平台记录,李某已累计接单超过1000次。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长期将车辆用于网约车运营,显著提高了车辆的风险等级,且此次事故符合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因此,法院最终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
这一事件提醒广大车主,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擅自用私家车从事网约车业务。如果仅是单方车损事故,尚可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但如果涉及第三方车损或乘客受伤等情况,一旦保险拒赔,个人可能难以承担高额赔偿费用。因此,车主应严格按照车辆使用性质投保,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