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谈判早掀底牌赖清德被批自嗨!美国政府暂缓实施某些地区的所谓“对等关税”90天,但台湾的经贸危机并未因此缓解。赖清德当局提出零关税、对美采购与投资、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及避免洗产地等措施应对。有台媒评论认为,这些措施表面上是深化台美经贸关系,实际上可能使台湾陷入单方面迎合的陷阱,进一步掏空自身经济。
赖清德当局派出以“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为首的谈判小组,与美方进行了视频会议,就多项经贸议题交换意见。赖清德表示,双方已就关税议题进行谈判,过程顺利。他强调,台湾销往美国的商品仅占总出口的23.4%,其余76%销往其他地区,显示台湾经济具有韧性。他还提到,台湾将扩大对美采购和投资,解决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和低价倾销问题。
台“行政院长”卓荣泰称,视频谈判结果令人欣慰,并呼吁全台业者承担反倾销和反洗产地的责任。原定公布的支持方案细节因超出预期而推迟一周发布。
美国智库专家华特斯认为,台湾被列入首批谈判对象的原因可能是其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地之一,或是白宫优先安排与盟友协商的结果。
岛内普遍担忧,台湾农渔业将受到严重冲击。数据显示,2024年台美贸易顺差约649亿美元。农业界人士指出,若开放稻米进口零关税,台湾农民将面临巨大压力。渔民也担心渔获出口受制于美国政策变化,导致生计困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提醒,关税增加10%将严重影响台湾厂商利润,汇率战也已开始,新台币升值将影响出口。
